在天气上,对道路修补有很大的影响,内蒙地域辽阔,冬季时间长,冬季养护工作采用传统工艺开展困难。冷补铺筑技术不受气候的限制,可采用常温拌和,低温储存、铺筑,操作简便快捷,但该技术在检测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长期的使用、检测和试验室研究。本文湘潭红星公路的小编分析总结国内外典型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路用性能。
在天气上,对道路修补有很大的影响,内蒙地域辽阔,冬季时间长,冬季养护工作采用传统工艺开展困难。冷补铺筑技术不受气候的限制,可采用常温拌和,低温储存、铺筑,操作简便快捷,但该技术在检测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长期的使用、检测和试验室研究。本文湘潭红星公路的小编分析总结国内外
典型沥青路面冷补材料路用性能。
冷补料的工作性:
冷补料的工作性包括疏松性和可压实性两方面。在评价疏松性方面,前苏联将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击实次数下,制成一定尺寸的锥体试件,然后用3kg的锤以6cm的落距锤击,以锤击次数表示混合料的疏松性,由于这种方法与路用性能相关性较差,应用较少。长安大学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击实试验方法,对冷补混合料分别进行了轻型、重型击实试验,通过比较认为轻型击实成型的试件比较接近贮存时轻微的压实过程,并且使试件在自身重量下不发生崩溃瓦解。并建议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工作性的指标,要求混合料老化前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200kPa,老化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1000kPa,这时即可满足工作性的要求。目前对冷补混合料的工作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所取得的成果大多是针对某种特定情况的经验性结论,还没有统一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急需规范并统一试验方法,并根据不同天气等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
冷补料的初始强度:为了满足混合料在路面上摊铺后初期可以经受车辆轮载作用,避免混合料因强度过低,而产生松散、拥包、形成车辙等病害,
冷补料初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即初始强度。兼顾同济大学和日本提出的技术指标,综合确定常温型
冷补料的初始稳定度不小于2.0kN,低温型
冷补料初始稳定度不小于1.0kN。从对
冷补料初始强度的研究来看,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和工作性类似还缺乏统一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冷补料的水稳性:
冷补料的水稳定性是指在水的作用下,混合料保持不松散的稳定性,其水稳定性同普通沥青混凝土一样重要。国内外普遍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和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浸水马歇尔试验: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相同,
冷补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指标均应不小于75%。冻融劈裂试验:考虑到实际使用时的严峻条件和寒冷地区低温养护的实际情况,将60℃水浴改成40℃水浴,参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的要求,建议补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应不小于70%。
成型后的强度特性:所谓成型强度即
冷补沥青混合料在铺筑之后,随着车辆的碾压和混合料中稀释剂的不断挥发,混合料中的骨料不断加密、沥青粘度增大,因此混合料的强度不断增大。为满足路面使用需要,混合料的成型强度必须具有一定的要求。参考同济大学和长安大学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结合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建议
冷补沥青混合料成型稳定度均不小于4.0kN。
结语
在路面施工中,对
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运用时,应根据路面施工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紧密的粘结效果。当雨雪天气及温度变化状况出现时,不会对混合料质量产生影响。
冷补沥青混合料有很多优点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可四季全天候使用、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道路、成本和质量上优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操作简便、利于环保等特点,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作为一项应用较好的材料得到合理使用。